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
一、幼儿游戏的含义
幼儿游戏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不能强求,没有外在的目的,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选择进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动。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一)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1、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
2、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3、学习的动力来自儿童内部
三、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自主性和内驱性
(二)趣味性和愉悦性
(三)虚构性和假想性
(四)社会性和时代性
(五)规则性和有序性
(六)过程性和非生产性
四、有关游戏的理论
(一)早期的传统理论
1、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兵塞
主要观点: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消耗,即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
2、松弛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拉察鲁斯
主要观点:对于幼儿来说,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疲劳,需要游戏来轻松一下,一便恢复精力。
3、预演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格罗斯
主要观点: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
4、生长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阿普利登
主要观点: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成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成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成长。
5、复演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霍尔
主要观点: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视祖先生物进化的进程,重视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6、成熟说
代表人物:荷兰的拜敦代克
主要观点: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
(二)当前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他认为游戏能够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难以忍受的体验。
2.新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的埃里克森
主要观点: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3.认知结构论
代表人物:瑞士的皮亚杰
主要观点:“游戏是一种学习方式”。
4.学习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桑代克
主要观点: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社会文化、教育要求影响,也受学习的效果律和练习律的影响。
五、幼儿游戏的种类
(一)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1.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性游戏
4.规则性游戏
(二)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
1.独自游戏
2.平行游戏
3.联合游戏
4.合作游戏
(三)依据幼儿游戏内容与性质分类
1.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规则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六、游戏的主要功能
(一)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1.可以满足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2.能够锻炼学前儿童的身体,增强体质,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言语的发展
1.提供了认识外部世界的途径
2.丰富了学前儿童的知识
3.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
4.激发了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5.发展了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
6.培养了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三)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四)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五)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